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 來源:濟寧日報
  • 作者:
  • 2021年10月27日
  • 審核:
  • 瀏覽(464)
  • 收藏
瀏覽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這篇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光輝文獻中,習近平總書記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在原有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展為“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一個結合”發展到“兩個結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判斷,為創立和鞏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理論指南。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遺產。”《矛盾論》《實踐論》等著作無一不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想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回首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科學指引。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是中國共產黨人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實現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們創造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奇跡,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民生活由溫飽到小康,整體上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成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這一切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涅槃重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政治保障和社會條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化轉變和本土化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它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肥沃土壤。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等。這些思想中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要特別重視把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使馬克思主義擁有無比廣闊的實踐舞臺、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展望未來,中國共產黨必將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作者:孫明霞(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