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及推廣
-
時空割不斷的血脈!因為他,山東鄒城和諸暨正式牽手
癸卯之春,二月既朔。2月21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啟扉”,2023(癸卯)南孟祭禮在諸暨市應店街鎮十二都村孟子廟內正式開始。山東鄒魯禮樂團也在現場帶來了四佾舞和祭樂?,F場500余人參加了祭禮, 其中有諸暨當地的后裔代表,也有從義烏、杭州、臺州、山東[詳細]
-
康承寶:鄒魯文化蘊含的精神品質傳承不息
鄒城是千年古城,歷史悠遠,文蘊深厚。濟濟鄒魯,禮義唯恭,鄒魯之地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因孕育出孔、孟、顏、曾等儒家先圣而名傳天下,并由一地域之名逐漸演變成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標識。兩千多年來,鄒魯文化中所蘊含的“自強不息、尊禮重道、仁愛天下”[詳細]
-
王志民:傳承鄒魯文化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所謂鄒魯文化城市,就是指在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形成了弘揚儒學、崇尚道德、堅持理想的鄒魯文化之風。鄒魯文化城市的名字不是現代人加上去的,而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被社會所公認的。這些城市的先人們,千百年來傳承鄒魯文化。參加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的地方領導、[詳細]
-
鄒魯文化 | 戰國時期“鄒魯之風”的形成與演變
“鄒魯之風”肇端孔子,始于魯;興于子思,擴于鄒;盛于孟子,風行鄒魯。并由士風演變為世風,由鄒魯之地傳播影響至全國。[詳細]
-
鄒魯文化 | 邾魯關系·邾國文化·鄒魯文化
周公東征踐奄,平定東方后,分封魯國于商奄舊地曲阜,邾國遂成為魯的附庸。由于文化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兩國之間時有爭戰,攻伐不已;魯人卑視邾國,稱其為“夷”;邾國用人祭社,以人殉葬,也是在其文化上區別于魯的具體表現。由于魯對邾的侵奪,邾的邊境逐漸南移,邾國也受到魯文化的濡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