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沙良:定格根深葉茂的生態民俗文化—— 閱《鄒魯民俗文化百圖》
  • 來源:
  • 作者:
  • 2023年12月26日
  • 審核:
  • 瀏覽(427)
  • 收藏
瀏覽字號:

640 (3).jpg

幾乎是一口氣閱讀完了劉貴之先生領銜主編的一部長達三百頁、圖文并茂的大書《鄒魯民俗文化百圖》。領略了這部“百圖描繪鄒魯民俗、千言述記家鄉情懷”文化寶典的時代沿革與民生傳奇,一種濃郁而親切的鄉土情愫、凝重質樸的歷史滄桑與勤勉睿智的鄒魯地域自豪感在心中交相互映。

能用一本書有限的篇幅,集納父老鄉親們年年月月在錦繡家園辛勤勞作、和諧生活中創造的數之不盡的文化足跡,以便讓風清氣正的鄉風民俗流傳致遠,誠屬不易,可謂匠心獨具。這讓我更加由衷地感到一代一代生活主宰者們無與倫比的平凡與偉大,他們用踏踏實實、淳淳樸樸、兢兢業業、抓鐵留痕的豐厚人生實踐,鐫刻了一道道帶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歷史印記與歲月滄桑;從而,讓昨天告訴今天與未來一個真理:這就是鄒魯的歷史,這就是幾千年來這塊東方圣土的文明史。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我們永遠感激先輩們在千古流韻的歷史長河里,經久不息地涌動美麗而多彩的創造激情與生活浪花,并以其浪花的美麗與多彩,編織出一方寶地散射日月光華的歷史記憶。

全書將豐富的內容,按“民俗繪畫、民俗攝影、民間諺語與歌謠”三個序列安排,脈絡清晰,各具特色,既有詩配畫的意境,又兼容精美文字的圖解,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編入的民間諺語與歌謠,亦是鄒魯地域風土民情的點睛之筆。佳作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向社會大眾提供優秀的文化食糧,歷來是優秀文化人的神圣使命與不懈擔當。因此,我們有理由向劉貴之先生以及所有關注者與參與者表示由衷的敬意。沙良覺得,《鄒魯民俗文化百圖》這樣一部內涵豐厚、底蘊深沉、圖文并茂、精彩雅致的上乘之作,既是鄒魯文化專委會鄉土情懷愛的寄托,又是文化人智升華與美的集合。

不是嗎?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至愛與追求是成功的鋪墊,唯愛滿心誠者才能畢其役;不是嗎?沒有一夜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勤勉勞作是一項艱苦磨礪的過程,非志存高遠者難以成其行;不是嗎?枝頭新綠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藝海拾貝乃大海撈針,唯心有靈犀者能獲此至寶;不是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美存天地間,人在畫中游,善于集美者是大寫人生的一種高尚。

劉貴之先生畢生精力與民族文化結緣。早在他不惑之年、就任鄒城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時,就常有他針砭時弊、推陳出新、激濁揚清、弘揚正氣的文章見諸多家報刊,享有“文化市長”的美譽。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出版了他的個人文集《引玉集》,好評如潮。退休后,他在文化研討上又開拓了新的領地,多個文化團體眾星捧月般地推舉他出任“濟寧市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鄒魯文化專委會主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社區控制委副主任、鄒城市儒家文化研究會黨組書記”等職務,傾心籌劃編撰的《鄒魯民俗文化百圖》,充分體現了鄒魯文化專委會創作團隊強烈的使命感,他們是在幾乎被歷史遺忘的情況下,極力打撈與搶救一批卓有價值的民俗生態文化“百圖”。

民俗文化乃傳統文化,它屬于在普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它確乎是豐富有趣的民間生活寫照,所體現的是勤勞勇敢的中國智慧,可以用一幅幅精美畫面,勾起人們對于如歌童年的苦澀而又寶貴的回憶,讓每一個場景都激起人們沸騰于心靈深處的家鄉戀情。當然,它不可能是鄒魯區域真實生活的全部,但的的確確是從鄒魯大地具體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一些民間精華。眾所周知,中國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中國民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最接地氣的基層文化,是中國大眾文化寶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民俗的主體系人民大眾,鄒魯民俗乃鄒魯文化圣地盛開的一朵奇葩,研究民俗就是尋根溯源,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一文化現象的豐厚內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否則,現代的、鄉土的文化從哪里來?只有從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中發掘和發展??上驳氖?,幾家市屬圖書館的《名家書屋》、《經典書庫》、《名家名作匯集》、《儒家名著專柜》等優秀閱讀群體較為集中的圖書平臺,都有幸珍藏了這部大作,有的正積極籌備作品研討會。

濟濟鄒魯興天下,尊尊禮義賦新鴻。孟子故里的文化學者同心同德、優勢互補、智能疊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尊重歷史、傳承文明、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可以說,今天隆重推出的《鄒魯民俗文化百圖》,正是他們家國情懷生動而精美的藝術載體。新時代,新征程,新韻律,新氣象。他們正將鄒魯文化的根基與其常戀常新的時代價值相互融匯、創新發展,乘風破浪三千里,開拓致遠登峰巒。

愿協同讀者諸君一道,為他們點贊!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