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孔子研究院時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政德是領導干部的政治操守和職業道德,是基本的從政德行。領導干部修好政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不僅有益于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而且對于促進社會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道德是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道”的原義是指人由此達彼所行經之路。在本體論中,“道”是“先天地生”的精神本體、“天地之母”“萬物之宗”;在規律論中,“道”是自然運化之規律,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兑讉鳌窂娬{“形而上者謂之道”,人之道就是道德倫理。關于“德”字,《說文解字》中說,“惪外得于人,內得于己也,從直,從心。”從字體上看,直心而行即是“德”,從《詩經》《尚書》等傳世文獻和西周青銅器銘文中關于“德”字的用法來看,“德”主要是指高尚的品格和行為,與人的心意、思想等精神活動緊密相關。將“道”“德”合為一詞使用始于儒家荀子的《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可見,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代表著主流的社會價值。
領導干部的道德,不僅是個人的修身問題,還能夠影響社會、帶動他人?!墩撜Z》中關于道德風氣的形成有一句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君子的道德就像風,老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往哪個方向倒??梢?,政德關乎政治生態,一個地方、單位的政治生態究竟怎么樣,是不是風清氣正,關鍵在領導干部的政德。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才能夠形成“頭雁效應”,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
要明大德?!墩f文解字》中講:“忠,敬也。”孔子指出:“君子行事以忠信為主。”在孔子看來,人能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這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歷代仁人志士所處的歷史時代盡管不同,但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詮釋“忠”,并忠于職守、忠誠無私、竭盡心力,已經內化為行動自覺,深深根植于傳統文化之中。明大德,就要忠誠于黨,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國家和民族危難之時能挺身而出,擔當作為,做到剛正不阿,在是非曲直面前旗幟鮮明,忠于職守,堅守崗位,在各種誘惑面前不為所動。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始終做到對黨忠誠,聽黨話、跟黨走。
要守公德。公德是公眾之德、公權之德和工作之德,是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基本操守??鬃釉疲?/font>“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孟子曰:“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大學》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領導干部守公德,就要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有效傳承、轉化、創新傳統“知行觀”“義利觀”“和合觀”,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的目標,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夙夜在公為人民。
要嚴私德。古人云:“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告誡人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保持本色。要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隨時給自己提個醒、敲個警鐘,隨時注意提升自己的品行修養。嚴私德重在守底線,要不斷強化紀律意識,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切實做到“心中有戒”,時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做到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不斷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要加強個人修養,帶頭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價值觀,積極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人。
作者:陳曉霞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
王杰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