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工作動態
新聞動態
第七屆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在孟子故里鄒城市召開
來源: 2023年01月13日

1月13日,第七屆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孟子故里鄒城市召開,來自福建、海南、湖北、浙江、貴州等地的鄒魯文化城市代表、專家學者通過線上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鄒魯文化蘊含的核心價值基因和當代價值。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孟子研究院原特聘院長王志民,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二級巡視員康承寶,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鄒城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徐相斌,鄒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善東,鄒城市市政府副市長張道然,鄒城市政協副主席張舒雁等領導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張道然主持。

640.jpg

浙江、湖北、廣東、福建等10余個鄒魯文化城市發來了書面賀信或交流視頻。

徐相斌在致辭中說,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鄒魯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內外近百個城市都以“鄒魯文化城市”相稱,“行同鄒魯”“風近鄒魯”成為文教興盛的代名詞。2014年以來,鄒城市與孟子研究院先后成功舉辦的六屆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16省市的近百個鄒魯文化名城積極參與。鄒城市將聯合孟子研究院持續做好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這一平臺,更好推動鄒魯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鄒魯文化城市間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為鄒魯文化城市加強交流合作提供重要橋梁和紐帶。

康承寶在線致辭時表示,鄒城市委市政府和孟子研究院連續共同舉辦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領域促進鄒魯文化城市間進一步創新合作共贏新模式。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推進“鄒魯文化”的研究和傳承工作,召開“鄒魯文化”相關學術會議,促成“鄒魯文化城市行”活動落地落實,支持“鄒魯城市文化聯盟”之間的對話交流合作,深入貫徹“兩個結合”,推動文化“兩創”,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征程中不斷邁出新步伐、作出新貢獻。

王志民在線發表主題講話時詳細回顧了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的起因和取得的成績,充分肯定了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連續召開的重大意義,提出了更高期許。他認為,鄒魯文化的精神內核是一種弘揚儒學與孟學的自信之風、重視教育的學習之風、崇尚道德的仁愛之風和積極向上的奮發有為之風。鄒魯文化所蘊含的優秀思想和普世價值,與當前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各地鄒魯文化城市要通力合作,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豐富活動內容,打造“鄒魯文化城市”品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探索傳承發展文化繁榮的新途徑、新方法。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們要立足于鄒魯文化的時代特色,積極搭建交流研究平臺,圍繞鄒魯文化的形成、傳播和當代價值開展研究和實踐,探求鄒魯文化精神內涵和精神表達,推動鄒魯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和典范。

123.jpg

隨后舉行了鄒魯文化交流研討。中央黨校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議秘書長王杰,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曲阜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長王鈞林;福建省南平市政協原副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文志等專家學者,以及部分鄒魯文化城市代表在線發言,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鄒魯文化、儒家文化、區域特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問題,共同探討了鄒魯文化的當代傳播和在文旅融合、城市發展、鄉村振興、遺產保護、文脈傳承等方面的時代價值。

23.1.jpg

此次座談會由鄒城市人民政府和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聯合主辦,以“鄒魯文化的傳播與時代價值”為主題,旨在與鄒魯文化城市加強合作,開展對話研討,共同挖掘和弘揚鄒魯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時代價值。

鄒魯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指春秋戰國時代,在鄒地與魯地所形成的地域文化。鄒魯文化融匯了東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周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發生期和走向成熟期的文化。宋明以降被朝廷確認的五位圣人皆出自鄒魯地區,即儒家創始人至圣孔子、復圣顏淵、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亞圣孟子。在孔孟等圣人的倡導下,鄒魯之地成長起龐大的儒士團體,鄒魯文化逐漸融為一體,且不斷提升升華,形成了崇尚道德教化,又有異于他邦的“鄒魯之風”。“鄒魯”連稱隨之日隆,受到歷代先賢的稱贊與頌揚。“行同鄒魯”“風近鄒魯”經常成為各地評價鄉風民俗的價值尺度。鄒魯文化成為“文教興盛、崇文重教”的代名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海內外有近百個“鄒魯文化名城”。鄒魯文化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其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已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標識之一。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