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陳來:打開經典的門 ——讀《朱子一百句》
  • 來源:人文日新陳來微信公眾號
  • 作者:陳來
  • 2023年02月02日
  • 審核:
  • 瀏覽(445)
  • 收藏
瀏覽字號:

  朱杰人先生最近把他解讀的《朱子一百句》送了一本給我。此書是“經典悅讀”系列的一種,拿在手上看,精美輕巧,感覺頗佳。全書分40節,每節引朱子語一至三條不等,所引朱子語錄,范圍相當廣泛,卻要而不煩。

  照作者朱杰人先生的想法,這本《朱子一百句》的編讀,并不是要挑一些好看輕松的話,給今人作文化的消遣。此書的解讀,固然要“通俗”而切合讀者的閱讀,但又要“準確”地體現出朱子其人其學的基本面貌。這就不容易了。換個別的作者,也許會編個以“朱子讀書法”為中心的小書,而本書作者則希望此書成為“一本讓大眾能真正了解朱子的書”。顯然,在他看來,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朱子、對理學太缺乏了解,以致一些大作家、名作家,或根本沒有讀過朱子,或沒有讀懂朱子,或對朱子的了解只是來自“批孔”時代的道聽途說,卻侈談朱子的學問、批評朱子的思想。對此,我也深有同感。所以,他說:“我的《朱子一百句》和其他幾本恐怕有一點不一樣,它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放在讓我們看到一個真正的朱子”。所謂“真正”的意思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讓人們知道朱子本是人情味十足的大學問家,是善于總結學習方法并使之理論化的導師,去除百年來被妖魔化的油彩,還朱子其人的本來面目。另一方面使人們知道朱子學說的真正涵義,如朱子所說的天理人欲之辨究竟是不是有人所說的禁欲主義,以改變多年以來對朱子學說思想的誤解。

  為了達到這一“真正”的目的,作者的解讀在正確理解朱子思想并恢復被誤解的朱子本義上頗下功夫,其大要有三點:

  一是正確理解天理人欲之辨。作者指出,“天理”一詞長久以來往往被妖魔化了,“一說起天理,似乎就是壓抑人性,似乎就是維護封建秩序,其實在朱子的理論中,天理就是指規律,指宇宙的總規律”。天理包含自然與社會兩方面,就社會層面說,“朱子講的人倫準則,不免打著時代的烙印和局限,但是人類社會畢竟還是有一些具有普遍價值的準則,如忠恕仁愛誠信,都是天理”。與天理對立的人欲,不是指人的一般欲望,朱子清楚肯定人的日常生活的飲食男女乃是天理,而“人欲”特指“過度的欲望”,這是應該禁止的。天理人欲之辨表現了朱子反對私欲膨脹、危害他人和社會,提倡遵循社會公德,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事情。這些平實的解說,對掃除長期以來“反理學”的習慣性思維和對朱子的斷章取義的曲解,很有益處。

  二是正確理解“道統”的觀念和作用。作者認為一個民族的存在是以其獨特的文化精神為表征的,朱子稱這種文化精神為“道統”。在朱子,“道統是上古圣人稟承天道建立人間秩序的表準,其實也就是時代相承的文化 和精神傳統”。提倡道統說,是在當時外來的佛教文化流行之時堅持本土文化的主體精神,這在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這是一個需要重提道統的時代,是一個要求回到源頭重新審視自己文化的時代,尊重道統意味著獲得與擁有先輩投注到文化傳統中的意義”,融入傳統“是一個通過文化提升生命的豐富性的過程,也是一種精神的皈依”。

  三是澄清朱子的歷史作用。長久以來有一種以朱子為“反動勢力代表”的荒謬說法,作者指出,朱子在當時主張,秦漢以來的歷史,包括他所生活的宋代王朝,都是依靠權力統治人民的歷史,是私欲流行的歷史,這對現實統治是一種否定的態度。在這種思想支配下的真正的理學之士絕不媚顏事上,而是做面折廷爭、為民請命的正直之臣,“這樣的思想統治階級也會害怕”,怎么能說朱子是反動勢力的代表?

  在“通俗”的小品中,力求還原思想的“真實”,糾正流行的誤解、曲解,這在當下通俗形式的作品中是很少見的。作者的這種追求、努力和文化意識,我是很推崇的。

  書中的具體解讀,也有不少新意,比如朱子的理氣論講宇宙萬物的根源,作者強調,明瞭了萬物產生的根源,人就“有了皈依感而不在彷徨困惑”。朱子一生論仁處甚多,作者的解說是:“仁的根源在上天好生之德,仁體現在人道就是一種博愛,朱子稱這種熱愛聲明尊重聲明的仁為‘生意’,……朱子認為學問的終極目的和意義就是求仁,就是尋找和恢復人在現實物欲遮蔽下失去了的善良的本性。”又如作者在解說朱子的“敬”法時特別舉出“敬業”一條,并以朱子的解釋“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來加說明。其他如朱子看科舉、朱子論遲鈍功夫等,都有結合現實生活的生動解說,這里就不更一一列舉了。

  尤其是,作為經典百句解讀的作品,作者對如何閱讀經典提出了很好的主張,這就是“懷著對先賢起碼的敬意,去吸收他們的養分來豐富我們的思想世界”,只有這樣,經典的大門才會向他打開。

2008年2月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