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至2日,尼山圣源書院成功舉辦了“2023尼山新儒學論壇暨尼山會講”。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首爾國立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成均館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華僑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16所海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攜青年碩博士齊聚尼山腳下。本次會講的主題為“儒家心性論的歷史考察與當代開新”。
會講開始前,首爾國立大學教授、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郭沂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儒學的復興要寄希望于儒家學說在當代的創新發展。心性論不僅僅是儒家學說的根柢與核心,也是各家理論開新的著眼點,心性論仍然可以成為當代新儒學各種學說理論的共同基礎。因此,考察儒家心性論的歷史,展望儒學開新的未來,乃儒學復興大業的當務之急。
據悉,本次論壇共分八場會講和九場青年學者論壇。會講主要由知名學者發言,青年學者論壇主要由在讀博士參與。
第一場會講由中國人民大學梁濤教授主持,山東大學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主講《由“外王”而“內圣”的開新途徑:關聯“共同體”與“心性主體”起論》(播放視頻),復旦大學楊澤波教授主講《儒學發展一主一輔兩條線索概覽》。第二場會講由武漢大學歐陽禎人教授主持,四川大學李景林教授主講《儒學心性論之我見》,清華大學丁四新教授主講《“性”概念的生成及其相關問題》。
第三場會講由山東大學黃玉順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曹峰教授主講《先秦儒道性論研究的兩重框架》,郭沂教授主講《先秦人性論的發軔與流變》。第四場由曲阜師范大學楊春梅教授主持,梁濤教授主講《郭店簡<成之聞之>圣人之性章新釋——兼論早期儒家的意志自由問題》,曲阜師范大學宋立林教授主講《孟子性善論的五重維度》。
第五場會講由丁四新教授主持,曲阜師范大學王鈞林教授主講《儒學心性論存在的問題》,黃玉順教授主講《儒學“心性”概念的哲學本質及其當代轉化——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述評》。第六場會講由華僑大學楊少涵教授主持,楊春梅教授主講《荀子性惡論疏證》,天津工業大學王紅霞副教授主講《論早期儒家尚勇精神與心性說的關系》。
第七場由楊澤波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學黃勇教授主講《道德實在論:王陽明的心學論證》,歐陽禎人教授主講《論鄧定宇良知之學的<易><庸>導向》。第八場會講由黃勇教授主持,楊少涵教授主講《虛心即是心性——“橫渠綱領”的現象學疏釋》,韓國外國語大學洪性敏教授主講《從內心向社會——戴震對于中和論的新闡釋》。
在會講階段,學者們秉持學術立場,展開了針鋒相對地思想交鋒與觀點碰撞,這種氛圍直接感染了在場的青年碩博士。在學者們的鼓勵下,在場的青年碩博士也紛紛加入激烈的討論中,令會場的學術氛圍更加熱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日至2日每天晚間的青年學者論壇中,學者們不辭辛苦,積極地參與主持與點評,令青年碩博士們直接受益。
據尼山圣源書院副院長郭沂教授介紹,本次論壇的熱烈氛圍是會議組委會沒有想到的,能收獲與會專家和青年學者的諸多好評也是意料之外的,但同時這也給了主辦方更多的理由和信心將明年的“尼山新儒學論壇暨尼山會講”辦得更好。同時,郭沂教授表示,在接下來的籌劃工作中,將會吸取與會專家的建議,在保持提升專家會講水平的同時,更加重視對與會碩博士的關注,積極做好青年學者論壇的籌劃和安排。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