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王學典:世界儒學研究重心正在向中國大陸回歸
  • 來源:
  • 作者:
  • 2023年09月15日
  • 審核:
  • 瀏覽(456)
  • 收藏
瀏覽字號:

“近十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空前提升,并在國家推動下進入主流文化,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正在成為世界儒學研究的重心。”在9月13日舉行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曲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十周年座談會上,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管理委員會主任王學典總結說。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曲阜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開啟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嶄新歷程,并成為中國思想文化進入新時代的標志性事件。當天,20余位人文社科領域的知名專家、頂尖學者聚首座談會,共同回顧和思考近十年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顯著變化、突出成果以及發展趨勢。

1.jpg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曲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十周年座談會現場。王采怡 攝

2.jpg

王學典在座談會上總結發言。王采怡 攝

王學典認為,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號召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創新。這標志著五四運動以來,傳統文化被視為落后封建思想代表和現代化阻礙的觀念被徹底扭轉,并在黨和國家層面得到充分認可。

“國家層面對儒學正面價值的肯定,為儒學的發展提供了最強大的推動力。”王學典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儒學在中國沒有“合法地位”,只能在邊緣地位進行研究。國內儒學學者紛紛選擇到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進行深造學習,開展儒學研究,但近些年情況發生了明顯改觀,世界儒學研究重心在向中國大陸遷移,杜維明、安樂哲、貝淡寧、林安梧等原本活躍在海外及臺港的知名學者開始常年駐扎大陸,就是最好的佐證。

在王學典看來,當下,隨著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中國已經有足夠的力量與西方展開直接對話,港臺以及韓國、新加坡等所長期享有的中國與西方儒學橋梁地位也漸漸喪失。“現在儒學在中國不僅合法化,而且成為主流文化,學者們能正大光明地開展研究,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變化。”

觀察近十年傳統文化“兩創”落地,王學典還發現,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闡釋進入了嶄新階段。隨著儒學漸成顯學,其不同形態也紛然而起,生活儒學、社會儒學、制度儒學等先后亮相。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也開始向儒學等傳統學術聚焦,賢能政治、道義經濟、天下主義等命題的提出,促使以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領域的交叉整合為方向的新文科建設正在形成。

王學典同時談到,進入新時代以來,傳統文化的自然科學價值日益受到重視?,F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負面效應引發人類社會的一些困境,促使人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資源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以量子物理為代表的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也使人們認識自然的視角和思維方式發生轉變。“中國傳統的格物致知精神、工匠精神等科學人文精神要素被一再提起。在國家推動下,中小學的數理化教學中,傳統文化元素也得到強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民眾的心態從文化自卑走向了文化自信。王學典展開闡述,中華傳統經典著作及各類歷史人文遺產的熱度不斷提升,促使民眾對中華傳統文化價值、思維觀念的認同度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傳統優勢日益重視,由此生發對當下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模式的信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

來源:山東頭條news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