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捕捉秋色
  • 來源:濟寧日報
  • 作者:郭宗忠
  • 2023年10月23日
  • 審核:
  • 瀏覽(483)
  • 收藏
瀏覽字號:

      進入秋天,大地才打開調色板模式,植物們現出的顏色,仿佛畫家的神來之筆。不用說草葉花卉,稻穗也是眼看著漸變成黃色,老遠就聞到成熟的氣息,秋色像晨霧一樣,從月見湖上四散而去。

      周邊的幾個園子里的千畝京西稻田,連成一片的金颯颯的黃色,點燃了豐收的火炬。

      這樣的日子,我和秋天整日粘在一起,好像每年回山東老家探親一樣,整日去河邊的沙灘上,走來走去也走不夠。不知道是尋找丟失的童年,還是想遇到曾經一起天天在河邊割草、游玩的伙伴們;是補償離家多年流走的歲月,還是尋找河水邊上沙子里藏著的河蜆。

      三十幾年之后,再也找不到一只活著的河蜆,只有它們殘留的貝殼,那樣親切又心疼心酸。我說不清,這故鄉和秋色的感覺,如此相似。我是怕樹木突然落盡了葉子嗎?它們都是我愛不夠的,又不知道是愛它們的什么。我是從心底里愛著它們,卻不知道何以表達,這是我一生治愈不了的心病。

      在秋天,我落不下任何地方。從秘境到月見湖,又去和月見草坐一會兒,看看它開了幾朵花;然后到七葉樹林,在那片云杉樹林下,仰頭許久;還要轉到金河灣,去看大柳樹的遮蔽下,流水帶走了我的多少時光。

      我還是樂此不疲,被它的樹蔭蒙蔽著不愿醒來,好像只有在這樹下,才有我能抓住的時日;然后,順著金河灣與頤和園虎皮墻夾著的新修的步行道,一直要走到泉水涌出的地方。

      我還要去夕光湖,然后去稻浪流香的玉桌邊,坐下來喝一壺茶,歇歇腳;還要去往北長河,到功德寺的小園子里,看看那些紅色和黃色的落英。

      等我返回夕光湖的時候,滿湖的夕陽余暉和晚霞,讓我看著最后一抹隱入了蒼茫的星際,我依然坐在湖邊的木椅上。這些微妙的天光水影,以及游動波光里的黑水雞和白骨頂雞,還有野鴨和鴛鴦,它們回到了蘆葦和蒲葦的巢里,湖水終于平靜下來。

      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戀戀不舍地,踏著夜色頂著星光走回家的。

      在這樣的行走里,我每天都去看看六柳橋東邊的一棵黃櫨,仔細看它的同一片樹葉,它的紋理的蛻變,有了一天比一天濃郁的紅暈。我想看一片樹葉里能捕捉多少層紅色,它的細微的情感的波動,面對每天的秋風,是怎樣梳理打扮自己,要多少不同的胭脂,才讓秋天一天天走向了斑斕?

      秋天,連一片樹葉都過著精致的生活,它們不會厭世,哪怕知道命運的手,在一陣凌厲的風中,會讓它們走向死亡。但是,它們活著的每一天,從不敷衍自己,葉脈里流動的都是陽光的溫暖和亮色。

      這葉子里有它們的自信,豁達,簡潔,通透和平靜。這些情節里是無窮無盡的變化,秋色也是一年連接一年,沒有絕對的相同,也因為帶著人的不同感情,而有了歲月不同的情懷。

      那叢在春天與遠方來的朋友一起欣賞花兒的丁香樹,只要經過它身旁,都會格外地多看它幾眼,特別到了秋季,會從它葉子的細微的變化里,感嘆時光的迅疾,以及友誼的珍貴。葉子由綠變黃變紅的氤氳里,也有了別后的牽念。

      黃櫨樹下一棵新生的黃櫨樹,僅僅兩三片葉子,也像秋色的小手可愛地搖動著。這些粗大的樹,就是這樣的小苗長成的。在從瞭望塔去七葉樹林的山坡上,一棵小楓樹高不盈尺,卻在層層疊疊的枝條上生有42片樹葉,黃的,紅的,青的,綠的,隨季節的律動,感受秋天色彩的細膩。

      樹葉怎樣從春天開始吸收陽光、空氣和水,怎樣從冬天開始積蓄能量。所有的能量成了一個個葉綠素的分子,然后,無數的葉綠素分子集合起來,組成一個個囊狀的能把陽光和水和空氣轉換成葉綠素的植物細胞?以百萬計的細胞構成一片樹葉。

      42片樹葉的小楓樹,經歷了多少磨礪,才長成了這總是被忽視的樣子。每一片葉子的生長,千萬種色素的漸變,在同一棵樹上,也在傳遞著共同走向秋天的神奇又神秘的信息。樹木的颯颯作響,是只有它們才讀懂聽懂的言語,難道不是它們合唱的聲音嗎?

      在這樣的號令里,樹葉們排著隊似的,從秋風中領取五顏六色的紗巾般的縷縷秋色,連最小的只有兩片葉子的七葉樹的小苗也不會錯過。

      在秋天,我更像了一片樹葉,生怕錯過了領取秋色。每次的眨一下眼睛,在我的心靈的畫板上,就有一幅秋色的畫卷。眨眼間,一幅連接一幅,用愛和珍惜時光與生命的心靈,捕捉這五彩斑斕又美不勝收的秋色。

      (作者系媒體人、軍旅詩人、散文作家)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