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十周年,也是孟子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視察曲阜講話精神,提升傳統文化工作者的“四個講清楚”能力,優化知識結構,強化服務基層的素養,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新模式,12月9日孟子研究院舉辦了“傳統文化師資研修班”。
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 孟子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毛景衛,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傳承普及部部長殷延祿,孟子研究院研究館員、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徐爽,孟子研究院傳承普及部副部長朱翠翠出席了本次活動。鄒城市中小學校長、教師代表,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閱讀推廣師及相關領導,鄒城市婦聯相關領導及街道婦聯主席代表,各孟子學堂講師、志愿者,以及社會各界傳統文化從業者、愛好者等共計7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發表致辭,陳書記代表孟子研究院向參與本次傳統文化師資研修班的學員表示歡迎,并對各位多年來致力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付出的辛勞與取得的成績表示敬意。她指出,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在曲阜孔子研究院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要求發揮孔子家鄉優勢,潛心鉆研,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交流??酌弦患?,作為坐落在亞圣故里的孟子研究院,作為一個以孟學、儒學為重點的傳統文化機構,學術上的研究闡發是我們的分內之責,傳播普及是我們的應有之義。為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普及工作“做扎實”、落實處,在這里,我們舉辦這場傳統文化師資研修班,為推動傳播普及培養關鍵力量。期待通過這次活動,孟子研究院能與咱們濟寧、鄒城的相關部門、各界力量,建立聯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傳播普及上深化合作、深度融合,攜手推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助推文化自信自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光明日報社華東第一黨支部書記、光明日報社駐山東記者站站長、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常委、財經委員會委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趙秋麗教授給大家帶來了題為《試論輿論引導藝術——暨宣傳推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趙教授主要從三個板塊做了分享,第一部分主要講了輿論引導的藝術。趙教授通過講理論、舉事例的方法,講解了如何引導宣傳文化工作的導向、避免輿論危機等問題。第二部分,通過觀看紀錄片《國脈頌—光明日報宣傳推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紀實》,總書記提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四個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打通了歷史與現實、馬克思主義與儒學、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徑。光明日報是中共中央主管主辦的黨報,是黨中央意識形態主要陣地。光明日報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全國首家獨家連續十年宣傳推動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第三部分正本清源的給大家提出了使命擔當,那就是要扛起宣傳推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孟子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毛景衛,孟子研究院傳承普及部副部長朱翠翠分別擔任會議主持。
孟子研究院研究館員、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徐爽宣讀“我愛讀《孟子》”征文啟示。
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高級教師、孔子學堂辦公室主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協作體”秘書長、山東省教育廳家庭教育宣講團專家劉慶善老師做了題為《扎根文化沃土,播撒文明種子》的專題分享。劉老師以濟寧學院二附小“立足孔子故里,辦出學校特色”的成功經驗為案例,講述中小學如何以傳統文化為底色,把握時代脈搏,做好結合文章。重點分享了二附小孔子學堂的具體情況,介紹如何加強學堂內涵與外延建設,發揮職能作用,為學校整體工作服務。劉老師表示,以后還要不斷學習充實,筑牢工作根基,學不可以已,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持續不斷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和業務素質,全面貫徹黨個國家教育方針,造就時代新人。
在經驗交流環節,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新聞出版廣電科科長張召芹,鄒城市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高級講師王相雷,鄒城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故下書院負責人張呈明,鄒城市融媒體中心“鄒魯家教大講堂”負責人韓艷平,嶧山鎮教辦綜合辦公室主任相峰,鄒城市鳧山小學教師劉麗,儒學文化研習者臧廣新等分別做了發言,介紹了本單位或個人在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所做出的成果和貢獻。
最后,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傳承普及部部長殷延祿做了《漢字與<孟子>解讀》專題報告,并做研修班總結。殷部長講到,漢字是中華文化的DNA,是傳承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媒介,對漢字字源的探求,可以讓我們了解孕育孔孟之道的文化源頭,為認識孔孟之道提供一個方便的門徑。殷部長通過對“鬨”、“ 贐”、“ 仁”三個字的解讀,讓大家品味經典用字之微言大義,體味古代禮儀之情理兩備,更深刻地了解到孟子思想的精髓。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