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第九章⑤:孔子博物館
  • 來源:
  • 作者:
  • 2024年07月09日
  • 審核:
  • 瀏覽(685)
  • 收藏
瀏覽字號:

編者按:本文選自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的著作《游學三孔》,通過虛構的首都大學程傳茹、文昌昊教授帶領孫女文廣聞和外孫懂天一在圣城曲阜的親身游歷,以話題問對的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質融入游學中。

1.jpg

文聞問道:“奶奶,曲阜已經有三孔了,為什么還要建孔子博物館呢?”

程教授說:“孔子博物館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曲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弘揚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建設的重要文化設施。其前身是曲阜市孔子博物院,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征集、收集與孔子及儒家相關的各類文物,開展相關文物的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開展文物展示、宣傳教育、文化交流工作,弘揚以儒家思想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天一問道:“姥爺,孔子博物館在曲阜市什么位置?”

文教授說:“孔子博物館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號、曲阜城中軸線的南端,北距孔廟 4 公里,與‘三孔’世界文化遺產遙相呼應。該館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的團隊規劃設計,園區面積 16. 8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5.5萬平方米,由一個 4. 2 萬平方米的主館和一個 1. 3 萬平方米的東部參觀平臺組成。綠化景觀面積 10.5 萬平方米,停車場 1.3 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8.55 億元。2013 年初動工興建,2018 年 11 月 26 日投入試運行,2019 年 9月 6 日正式開館。”

文聞問道:“爺爺,孔子博物館中有多少藏品?”

文教授說:“孔子博物館的藏品主要來源于孔府舊藏,承載著孔子故里悠久的歷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鬃硬┪镳^是‘三孔’文化遺產的延伸,館藏豐富,擁有各類館藏文物70萬件,聞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來的30萬件孔子世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的4萬多冊古籍、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以及大量的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等??鬃硬┪镳^展陳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基本陳列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

東部參觀平臺

程教授一行四人游覽了孔子博物館東部平臺。平臺上有“源遠流長”藝術水景雕塑,全長150米,以一組完整的藝術水景雕塑表現了儒學在孔子身后逐步發展、興盛、傳承、新生的歷史過程。全水景雕塑共分為六個篇章。

儒學新生:是整個水系的最低點,寓意在這樣一個開放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新時代,儒學得以重生與振興,重新匯入世界。

近代沉?。喊褰Y、開裂、起翹的水底造型,動蕩的水流就像儒學在清中后期及近現代階段所經歷的變遷動蕩與蟄伏。

萬世師表:主要表現宋明理學發展這一歷史性的儒學發展階段。這一段水景是整個水景中最為激蕩磅礴的章節。儒學在這個時期以四書為基礎,兼容并包,發展出縝密的復合型儒家哲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此得以真正受到重視。

獨尊儒術:整段水景順流而下,向我們展現了儒學自漢初‘魯壁出書’后歷經的兩漢今古文之爭和晚漢新思潮、魏晉清談、南北朝隋唐經學統一以及儒學重興這一波瀾起伏的儒學發展時期。焚書坑儒:秦統一中國后,秦始皇焚書坑儒。該區域重在展現“焚書”,儒學經典盡毀、文脈斷流,焚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綿延在整個秦王朝時期。儒學在這個時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百家爭鳴: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各類學術思想不斷涌現與激蕩。儒學在孔子去世后的約250年被與道、法、明、墨相提并論稱為顯學。本區域的多個噴泉形成了整個“源遠流長”水景的核心景觀。

前面是一尊孔子像,由著名雕塑大師吳顯林先生主持設計,青銅材質,以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先師孔子行教像》為參考,按照可親、可敬、智者、長者、師者的形象設計,高7.2米,象征孔子三千弟子中賢者七十二人。孔子像面朝東方,遙望著他的誕生地尼山。

主館

孔子博物館主館建筑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主持設計,2013年初開始興建,2018年11月26日投入試運行。主館以仿漢式建筑為基調,是一座主題鮮明、具備綜合性功能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主館面積4.2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7萬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7000平方米。孔子博物館常設展陳分為上行展廳和下行展廳兩個部分。

程教授一行四人游覽了上行展廳——大哉孔子基本陳列,由序廳和五個部分構成。序廳通過多媒體投影播放短片《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對孔子進行了總括性介紹。五個部分的內容分別為孔子的時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與中華文明、孔子與世界文明。基本陳列參觀展線長1800米。在第一篇章“孔子的時代”展廳中,用多媒體技術突出對魯國故城的介紹,與魯國故城出土的文物交相呼應,虛實結合。在二樓展線中間和三樓展線中間部分,特別開辟“圣跡廳”和“君子堂”作為互動空間。在最后一個篇章“孔子與世界文明”的展線結尾處,采用可以翻頁閱讀的多媒體墻展示國外多種文字、不同版本的《論語》,又在該展廳中配置有較強視覺沖擊力的多種文字鋼制球體雕塑,突出體現世界大同、美美與共的展覽主題。

程教授一行四人接著游覽了下行展廳——詩禮傳家基本陳列展。這里分余蔭百世、孔府檔案、闕里遺風三個單元,主要展示孔府詩禮傳家的歷史及孔府歷代珍藏,體現了孔子博物館館藏文物的豐富性、獨特性。另外設有臨展專題展廳。展陳以文物和藝術場景為載體,以高科技為手段,以服務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為主要目標,突出互動體驗,使人有所感悟。

作者簡介

陳曉霞 現任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長期致力于歷史文化、儒學發展史、文化產業發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長于儒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研究。主持近20項國家、省、市社科規劃項目,出版《新時代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研究》《社會道德風尚研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視角》《游學三孔》等12部個人專著,在《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孔子研究》《理論學刊》等發表學術論文及文學作品100余篇,多項成果獲國家、省、市獎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