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黃河同脈 魯青情深 “孝心工程”“孔子學堂”落地青海
  • 來源:中國孔子網
  • 作者:
  • 2024年09月14日
  • 審核:
  • 瀏覽(317)
  • 收藏
瀏覽字號:

  “感謝共產黨!感謝中國孔子基金會!”

  見到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國承彥一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三角城鎮三聯村幾位村民和西岔村退役軍人魏忠,感謝之情溢于言表。

  在中國孔子基金會“孝心工程·幸福食堂”公益項目的資助下,三聯村對幸福食堂進行了升級。“主要是改造廚房灶臺,并鋪設了防滑地膠”,海晏縣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制定了適合老年人的食譜,每天中午都有20多位老人前來用餐。”

  同樣是在中國孔子基金會“孝心工程·光榮小屋”公益項目的資助下,西岔村退役軍人魏忠家的小院也是舊貌換新顏。“條件改善了,老人也搬過來同住,我出去務工也安心。”

  “在青海建設的4所‘幸福食堂’和11個‘光榮小屋’,也是‘孝心工程’項目在山東省外的首批探索實踐。”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秘書長米懷勇介紹,“孝心工程”以公益慈善項目為載體,積極響應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旨在在全社會營造敬老愛老助老、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氛圍。

  9月12日,國承彥一行到海北州調研“幸福食堂”“光榮小屋”“孔子學堂”建設情況,為“兩堂一屋”揭牌并捐贈書籍。“此舉既是社會關懷在民生領域的生動體現,也是用傳統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的創新舉措,更是山東海北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徑。”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哈文秀在主持座談會時表示。

  座談會上揭牌的“孔子學堂”,是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成立以來在青海省批復設立的第一家孔子學堂。創辦于2014年的“孔子學堂”,目前已批復成立3579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以及海外20個國家。依托孔子學堂,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大力實施“六進”工程,舉辦“孔子學堂萬里行(黃河文化行、中華民族行等)”大型公益活動,積極聯動尼山講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成為傳播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孔子‘老者安之,少者懷之’的社會理想與《格薩爾王傳》對善與美的歌頌跨越時空,在金銀灘草原實現雙向奔赴。希望在儒學中心(基金會秘書處)和海北州的共同努力下,進一步推動‘孝心工程’、孔子學堂公益項目在青海落地生根、結出碩果,打造成為青海人民喜聞樂見、津津樂道的公益文化品牌,為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貢獻更大力量。”米懷勇表示。

  國承彥一行還專程看望慰問了山東省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國承彥對山東省援青干部管理組、海北州黨委政府對中國孔子基金會公益項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青海歷史悠久、文脈綿長,漢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在此和諧共居,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代價值,做好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結合文章,根據青海實際,助力山東援青工作,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要深化交流協作,聯合開發更多的公益文化項目,助力漢族與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學習,助力推進民族團結事業;要建好“兩堂一屋”,以公益行動造福人民群眾,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海落地生根,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文化力量。

  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第五批援青干部領隊、海北州委副書記、州政府副州長榮紅智對國承彥一行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海北州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發源地,“兩彈一星”精神與孔子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精神等品質有共通之處。中國孔子基金會多方籌措資金善款,傾力資助海北州“幸福食堂”“孔子學堂”和“光榮小屋”建設,詮釋了“大愛無疆”的深刻內涵,將有效助力海北州“兩堂一屋”的規范化、常態化運行,有力提升農牧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希望雙方進一步擴大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深魯青兩地人民情誼,攜手共謀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龍永勝,山東省援青干部管理組黨委副書記、副組長、海北州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田寧,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有關部門、海北州民政局、海北州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海晏縣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