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我們今天怎么讀《孟子》?——《孟子心讀》新書出版
  • 來源:齊魯書社
  • 作者:
  • 2024年10月23日
  • 審核:
  • 瀏覽(169)
  • 收藏
瀏覽字號:

       孔孟之道及承載孔孟之道的“四書”是寶貴的人文思想資源,于今日的個人成長乃至社會和諧進步,都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如何講清楚經典的價值、講清楚孔孟之道的現代意義,是需要學者們努力,尤其是孔孟之鄉的學者們努力的。

       齊魯書社近日出版的《孟子心讀》一書,仿朱熹《孟子集注》體例,每篇分上、下兩卷,共計14卷。每章均設“經文”“注釋”“譯文”“說要”四個欄目,“經文”部分參閱歷代名家善本,文字力求嚴謹,句讀分明;“注釋”部分以文字訓詁為基礎,注明難字讀音,解釋力求準確,折中平實;“譯文”部分盡力吸收今人各家注釋的優點,文義力求通暢,簡明扼要;“說要”部分以經典融入生活,關注百姓日用,說理力求貼切,情義交融。

640.png

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注意:

       其一,“同情”與“溫情”的立場。大家在接近經典時,首先應該有一種正確的態度。如果沒有這樣一種“了解之同情”和“溫情與敬意”的立場,就輕易地去指責古人,那所展現的只能是現代人的“傲慢與偏見”,而不是真知灼見。如果心中橫亙了很多“曲見”和“成見”,那么只能“如入寶山空手回”,這樣的讀書,何如不讀?

       其二,“回環往復”的整體觀。本書非常充分地展現出這種“回環往復”,前后呼應,一呼百應,這充分說明了作者對《孟子》文本超級熟悉,所以才能做到信手拈來。而且,他們拈來的還不限于《孟子》本身,還會把孔夫子請出來,加以佐證?!墩撜Z》《孟子》更親近一些。作者非常精準地把握住了這種親近關系,并將之揭橥出來。

       其三,綿密入微的義理結構分析。書中的“說要”部分是全書的重點,也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作者說:“‘說要’部分以經典融入生活,關注百姓日用,說理力求貼切,情義交融。”作者善于總結《孟子》若干表述的義理意義,并把它們加以提煉概括,不僅對歷史上大家習以為常的“義利之辨”“王霸之辨”“華夷之辨”“經權之辨”等做出了自己的分梳,而且提出了“山木的啟示”“山水的啟示”“山徑的啟示”“口腹的啟示”等諸多新說法。

       其四,對“性本善論”的堅守。本書作者以其獨有的方式,對孟子的性本善論進行了多方位的解析,對一些其他的說法也進行了反駁。

       其五,“有我”的體知與觀照。作者對《孟子》文本的解讀,不僅揭示出《孟子》義理結構的層次性,更注入了生命的體知與觀照,而且是“有我”的那種體知與觀照。“我”不僅要理解圣賢,而且應該敞開心扉,用圣賢的義理來“掃描”“我”全幅的生命和全部的生活,才能獲得真切有效的生命工夫法門,從而獲得自我成長的契機。這樣的“有我”的體知與觀照,源自朱子所謂的“切己體察”,也是孟子所謂“深造自得”的產物。唯有這樣的“切己體察”,才能熠熠生輝,產生一種感染的力量。

       其六,“說文解字式”的訓解。本書的這些說文解字,是作者殷延祿通過參考大量前人著作而得出的結論,或許個別的解析會存在爭議,但總體而言將會給讀者帶來極為不同的閱讀體驗。

作者介紹

殷延祿,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孟子書院山長,第三批“齊魯文化之星”,第一批濟寧文化名家,濟寧政德教育課題開發組副組長、《孟子的智慧》課題組組長。出版專著《孟子的藥方》。

劉奎,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山東大學歷史學院博士,主要研究孟子及儒家思想、歷史文獻。在《廣東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及參與市廳級以上課題近十項。參與編撰《孟子文獻集成》《孟子研究》等。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