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為什么說“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
  • 來源:
  • 作者:
  • 2024年11月13日
  • 審核:
  • 瀏覽(2103)
  • 收藏
瀏覽字號: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兩個結合”不僅被稱為法寶,而且被稱為“最大”法寶,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判斷和理論論斷。這是我們黨立足百年奮斗歷程,總結各方面的經驗,深化對理論創新的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

首先,“兩個結合”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法寶。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不是封閉僵化的體系,其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決定了其發展開放性的特征。只有深深扎根于本國的具體實際和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19世紀末,恩格斯在討論美國工人運動的時候,曾就社會主義工人黨如何結合美國實際發表了看法,認為這個“移自外域”的黨要加速自身的勝利,就“必須完全脫下它的外國服裝”“必須學習英語”。恩格斯無疑道出了馬克思主義傳播和發展的真諦。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發揮跨越時空的思想偉力,也必須“穿中國服裝”“講中國話”。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必須“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仡櫚倌挈h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根本在于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在于堅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動理論創新。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其次,“兩個結合”是黨和人民事業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并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推進理論創新,取得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成果。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黨始終能夠在不同歷史時期科學判斷中國社會的根本性質、主要矛盾、發展階段、戰略任務、依靠力量,掌握了改變中國的強大真理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黨在“第一個結合”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第二個結合”,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是社會主義,這是從馬克思主義那里來的;同時,中國文化中樸素的社會主義元素也提供了中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基礎。面向未來,用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第二個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的歷史縱深、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加顯著的比較優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兩個結合”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的道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定的重要法寶。

最后,“兩個結合”是推動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重要法寶。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伴隨民族危亡的是對民族振興的渴望,伴隨文明蒙塵的是對文明復興的追求。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具有進步思想的仁人志士為了救國救民上下求索、不斷探尋真理,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改變中國,就在于符合近代中國人救亡圖存的需要。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無情批判以及對被壓迫國家和民族的深刻同情,使其在理論上和情感上都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則使中國人認識到,在封建主義舊路和資本主義歧路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社會主義的文明發展道路。正是通過“兩個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擊中中國這塊古老土地,并轉化為改造社會的物質力量,使中國社會重新塑形;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哲學智慧、道德理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等,使中國人重新鑄魂。“結合”的結果是相互成就,其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在新征程上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中國式現代化將充分弘揚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為中華文明注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將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底蘊,并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民族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在現代轉型中重煥榮光。

簡言之,“兩個結合”是我們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規律性認識,也是弘揚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明現代轉型的基本路徑。

 

作者:董彪,系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來源:學習時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