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暢通文化品牌影響力與經濟效益之間的轉化通道,以“走在前、勇爭先"的奮進姿態,推動節慶賦能我市高質量發展,2月18日至20日,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特邀知名節慶專家、國際節事與旅游協作體主席、原北京大學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鄧峰,中國節慶全國交流大會辦公室主任徐慶慶一行來濟寧調研,圍繞節慶活動轉型升級、文旅融合創新、區域品牌打造等主題“把脈開方”,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文化動能。
“節慶賦能高質量發展”調研組先后赴尼山圣境、鄒城孟苑、魚臺閔子祠、嘉祥曾廟及汶上文廟等地實地調研,深入挖掘濟寧節慶資源稟賦。在尼山圣境,調研組指出“國際孔子文化節要以文化內核為根基,全面創新表現形式,不斷增強吸引力”。在鄒城孟苑,調研組與母親文化節負責同志展開座談,提出“強化孟母核心IP形象,借助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全面提升‘母親文化節’舉辦層級水平。”在魚臺龍蝦科普館,調研組建議“要以生態龍蝦的差異化打開市場,做好游客分析拓展市場,立足本土環境優勢提升市場”。此外,調研組還實地調研任城區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汶上南旺大運河分水樞紐工程遺址、儒韻中都文化旅游節舉辦場地等場所,提出“充分挖掘運河文化資源、聚力濟寧‘運河之都’品牌傳播”等新思路,促進我市儒運文化融合發展。
2月19日,“節慶賦能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省運會指揮中心召開,鄧峰主任進行主旨發言。鄧峰立足“新時代區域節慶”理論,深刻分析我國節慶活動的特點,并圍繞節慶活動的“進程”和“結構”,重點針對國際孔子文化節轉型升級明確“四個面向”的實施路徑:一是面向國際,充分挖掘儒家文化內涵,策劃國際性活動,通過尋求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中國智慧走向世界;二是面向本土,在節慶活動中增加更多濟寧元素、濟寧色彩,充分彰顯濟寧獨有文化標識;三是面向百姓,明確節慶主體、為誰辦節的核心問題,文旅局參與策劃設計更多群眾性活動,提升群眾參與節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四是面向市場,真正把文化節做成產品,推向市場助力文旅消費,讓游客通過節慶活動在本土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消費。
座談會上,正式聘任鄧峰擔任“濟寧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濟寧市孔子文化節事務中心、濟寧市大運河文化保護中心)顧問”,為促進濟寧節會品牌發展、推動濟寧“兩創”生動實踐注入智力支持。座談會還邀請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及有關縣市區同志參會,并就節會活動如何吸引青年群體廣泛參與、節會活動如何帶動旅游市場、縣域節慶如何借助國際孔子文化節壯大發展等問題,與鄧峰現場討論交流。
此次調研活動是市文化傳承發展中心踐行“四個一流”工作要求,運用節慶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突破的重要舉措。下步,中心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緊扣綠色低碳發展主線,在全面提升我市重大活動舉辦水平上下功夫,在促進區域節慶聯動和文旅融合發展上出實招,在品牌國際化、活動精品化、機制市場化、傳播全球化上求突破,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為文化強市建設貢獻中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