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24日,由山東大學主辦、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和山東大學智庫管理中心承辦的第二屆稷下國家治理高端論壇舉行,論壇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治理”。論壇開幕式由山東大學原校長、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樊麗明主持。
為“中國之治”提供理論闡釋和學理支撐
教育部社科司司長徐青森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其作為重大課題、重大戰略予以專題研究部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自覺擔負起對“中國之治”進行理論闡釋和學理支撐的時代重任。他肯定了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深耕國家治理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重要回信精神,對研究院建設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以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為主線夯實中國治理的理論支撐,二是以提升資政服務能力為核心打造高校智庫特色樣板,三是以增強鑄魂育人實效為目標凝練大思政課的生動素材。
山東省委宣傳部講師團團長冷興邦表示,深化對國家治理創新理論的宣傳闡釋,是社科理論研究機構和新型智庫的使命任務。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智庫建設,形成包括智庫在內的政、產、學、研多方共同發力推進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生動局面。省委宣傳部將繼續大力支持山東大學智庫建設,希望國家治理研究院等智庫平臺聚焦新時代重大課題,強化內涵建設、產出精品力作,在建言獻策、資政育人、新型智庫建設等方面勇擔當、作表率。他希望參會專家學者加強與山東工作的交流合作,為山東強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山東大學副校長曹現強在致辭中介紹了山東大學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新業績,以及國家治理研究院根植山東、胸懷天下,著力構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高端智庫平臺的初心使命、實踐探索、建設成果。希望與會專家學者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國家治理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充分交流、集思廣益,助力“稷下國家治理高端論壇”辦成國家治理研究領域品牌學術論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
樊麗明、山東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長鄭敬斌主持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王浦劬以“新時代建構型治理現代化引論”為題,解讀了建構型治理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建構維度和建構中的若干關系調適,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建構中加以治理、在治理中進行建構的雙向互動過程。上海政法學院原副校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關保英以“黨的二十大與中國行政法治進程”為題,認為行政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部分,并從中國行政法治歷程回顧、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新構型、黨的二十大后行政法治精神的新趨勢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行政法治的演進路徑與發展趨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燦明以“關于共同富裕的幾點認識”為題,認為實現共同富裕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桓以“大變局中的中國財稅制度改革重點與前瞻”為題,著重從強化稅收立法,優化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征收范圍,以科技手段助推征管體制改革,重視稅收倫理引領作用等方面談了財稅改革重點任務。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楊開峰以“數字時代國家治理的思考”為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維度,探討了數字化在數字治理體制、數字賦能體制、數字政務體系、數字法治體系等多個層面給國家治理和公共治理帶來的深刻變革。
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朱正威以“良性互動:公共政策穩評的現狀與前瞻”為題,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與其適應的新安全格局,公共政策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良性互動,公共政策穩評要體現穩中求進、穩中求優、穩中求變、穩中求新的價值原則。華中科技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教授馮占春以“主動健康與基層衛生治理”為題,從主動健康的內涵和特點、重要意義、基層衛生機構在主動健康中的作用、基層衛生治理等角度,闡述了主動健康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重大意義和基層衛生治理改革路徑。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王佃利以“公共服務均衡可及的實現邏輯與路徑”為題,論述了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學理和政策含義,并從空間治理、財政保障和技術賦能視角分析了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實現路徑。
多維度構建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系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治理”子論壇中,《新華文摘》雜志社高級編輯胡元梓解讀了國家治理的基本維度,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小康分析了基層智治體系的理論意涵,復旦大學教授朱春奎闡述了精英文化如何影響公民信任,暨南大學教授顏昌武剖析了基層治理中的“疊床架屋”難題,北京大學教授黃璜論述了政務熱線的創新邏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王洪艷闡述了社會治理視域下政府回應能力優化路徑,山東大學教授孫宗鋒基于條塊關系視角解讀了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困境與消解機制。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設”子論壇中,清華大學教授于安,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朱曉峰,天津大學教授熊文釗,山東大學教授劉松山,東南大學教授孟鴻志,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謝桂山,東南大學教授劉啟川,濟南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潘玲,山東建筑大學教授朱寶麗,濟南大學教授劉康磊,山東財經大學教授劉奇耀,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相煥偉分別作了題為“數字法治政府建設”“全面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與重點任務”“法無授權不可為與優化營商環境”“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公共衛生應急法治體系建設”“法治政府示范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應當警惕‘依清單行政’”“行政公益訴訟助推法治政府建設的思考”“平臺經濟背景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個人信息保護”“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法治政府建設為側重”“數字法治政府的邏輯和評估指標構建”“行政備案法治化建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財稅制度改革”子論壇暨第十七屆公共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論壇中,山東大學教授李永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尹恒、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呂冰洋、北京大學教授劉沖、廈門大學教授黃壽峰、中山大學教授張莉、東北財經大學教授周波、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彭飛、山東大學副研究員鄒杰分別圍繞中國不對稱財稅體制改革的激勵問題,營商環境、交易費用與小微企業退出,國家治理財政論的理論基礎,企業所得稅與跨國公司選址,綠色稅制改革與企業避稅,稅制改革與以地謀發展模式轉型,政府間環境分權與環境治理績效,基層經濟治理、減負效應與企業勞動力需求,稅收優惠的外溢性等主題進行學術報告。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子論壇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佳慧介紹了完善老年健康與照護體系,助力破解城鄉養老保障困局的舉措,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周忠良解讀了健康治理與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的互動關系,上海市衛生健康統計中心工程師曹劍峰分析了“數字經濟”下數據治理的要點,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王小合解讀了中國式基層衛生健康現代化,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仇振華論述了新時期醫保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四川大學教授潘杰分析了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北京大學教授何平探討了實施科學視角下健康干預實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