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工作動態
新聞動態
2024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5月8日開幕
來源: 2024年05月06日

        4月30日上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各項活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c.jpg

       鄒城是孟子故里、孟母教子之地,是儒家文化、母教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鄒城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化“兩創”“兩個結合”重要指示精神,以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家國情懷、建設優秀家風家教為己任,充分挖掘母教文化的時代價值,連續17年成功舉辦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有力擴大了孟子思想、母教文化的影響力,打響了“孟子故里·儒風鄒城”城市形象品牌。

       今年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邀請中華母親節促進會為指導單位,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濟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由鄒城市人民政府、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承辦,以“倡議設立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母親節”為主題,于5月8日-5月10日舉行集中活動,策劃開展“十一個一”系列活動,舉辦一場自下而上全民參與的母親文化節,打造母教文化新高地。

現場答記者問環節

     濟寧晚報記者  請問孟子研究院作為坐落于鄒城的儒學研究機構,在推動設立中華母親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趙龍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母親在社會和家庭中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在幾千年來家國同構理念的影響下,母親之于家國情懷培育中的特殊地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積淀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有自己民族的母親節。我們中華民族有著獨特而豐富的母教文化資源,在歷史上涌現出了很多偉大的母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設立中華母親節,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是文化自信與時代擔當的必然要求。

       孟子研究院作為設立在孟子故里的儒家文化研究機構,近年來,主動扎根鄒城,堅持把弘揚以孟母為典范的中華母教文化列為重點工作,主動強化母教文化的理論闡釋和傳播普及,為推動設立中華母親節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基礎。

       一是主動作為,加強史料挖掘、整理和闡釋

       整理史料。組織院里的科研骨干力量,按年代,從史書、地方志、碑刻、詩詞歌賦等史料中,全面搜集孟母教子故事的記載,詳細梳理了孟母教子故事的歷代傳承與發展演變,形成了較為詳實的研究史料。撰寫論文。開展以“孟母教子”為專題的論文撰寫工作,形成并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申報課題。每年動員院科研人員積極申報省市級母教文化相關課題,從歷史史實和史料上,論證母教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精髓要義。提報材料。結合中華母促會多年的工作經驗,整理了完整、詳實的申報材料,向致公黨中央等國家相關部門提供基礎性材料。

       二是凝聚共識,提供學理支撐

       充分發揮特聘專家的人才優勢。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孟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來,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長王志民等領銜的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多次來鄒城參加母親文化節研討會,從專業視角深入挖掘“孟母教子”故事的思想內涵與當代價值,為中華母親節設立提供理論依據。積極舉辦高峰論壇、專題研討會。先后舉辦了“孟母教子與設立中華母親節高峰論壇”、“學孟母教子 做幸福家長”家庭教育研討會和母教文化與家庭教育國際研討會等。成功搭建了展示母教文化的高端平臺。廣泛倡議形成共識。組織特聘專家起草了《中華母親節論證報告》《設立中華母親節建議書》等相關材料,開展了設立母親節的“倡議書”簽名活動,得到了全國118名知名專家的積極響應,達成了將孟子生日定為中華母親節的共識和強大合力,為設立母親節奠定了廣泛的學術界基礎。

       三是有力踐行,推動母教文化時代價值的傳承落地

       完善機構設置,加強人員配備。增設了孟母教子與家長教育研究所,調配精干力量到本部門任職。搭建傳播普及平臺。成立了孟母大講堂,創辦了家長學校,并在全國范圍內廣開分校。深入學校、社區、機關、鄉村等開設公益課堂,做好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母教文化的傳播普及。廣開普及路徑。設立“夢園佳話”公眾號,創設母教文化專欄等,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母教文化方面的文章,每日更新推出,以文化人,切實提升孟母教子故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組建志愿者隊伍。成立“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先后依托志愿者協會舉辦了母親節文藝演出、《天下孟母》巡演等活動,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讓孟母教子故事飛進尋常百姓家,為中華母親節的設立提供廣泛的群眾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自身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扛牢使命擔當,倡樹家國情懷,傳承思想、賡續文脈,與鄒城市委市政府共同為推動設立中華民族自己的母親節貢獻更多的孟院力量。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