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齊勇:中國哲學的自信與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就中國哲學而言,要實現理論的獨立自主、精神[詳細]
-
擔當文化傳承發展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我們要努力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們[詳細]
-
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薄?span id="1666616" class="cDBlue">[詳細]
-
羅文東: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與理論邏輯
文化若水,潤澤人心;文明如光,照亮前程。人類的進步、世界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和文明的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圍繞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表明我們黨對文化建設和文明發[詳細]
-
山東省委書記林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必須作為學習貫徹習近[詳細]
-
習近平: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蔡奇主持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2日[詳細]
-
陳曉霞:呼吁設立孟子誕辰日為中華母親節 弘揚孟母文化
孟母被譽為“母教一人”,成為歷代傳頌、推崇的母教典范和良母典型。孟母教育理念給現代家庭教育帶來了哪些啟發?新時代女性該如何扮演好母親的角色?當下是否有必要設中華母親節?我們該如何孝敬母親?針對當下的熱點問題,在今年的母親節來臨之際,中新[詳細]
-
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二十大之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之[詳細]
-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哲學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從中國特色、本質要求、戰略安排、重大原則等多維度闡釋了中國式現[詳細]
-
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詳細]
-
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戰略部署,把文化建設放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這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強國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新境界,彰顯了我們黨[詳細]
-
總書記心中的新時代好青年
百年前,一批熱血澎湃的青年擎起真理的火炬,開辟經天緯地的事業。 百年后,無數意氣風發的青年擔當歷史的重任,投身民族復興的征程。 時光流轉,時代巨變,青春一脈相承。 在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偉大號召—&mdash[詳細]
-
國承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深入推進文化“兩創”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孔子研究院囑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堅強領導下,在各位專家學者及省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聚力打造“四個高地”,認真落實《尼山世界[詳細]
-
國承彥:讓農耕文明展現新的魅力和風采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強調“賡續農耕文明&[詳細]
-
文化“兩創”,濟寧走“新”又走“心”
濟寧,素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著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山東省確定的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先行區。近年來,濟寧市推動研究闡發“守正”與推廣普及“創新”并重,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走&ldquo[詳細]
-
守正創新,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國家強。回顧歷史,人類社會的每一次躍進與升華,都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黨的二十大深刻闡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命題,強調“中[詳細]
-
堅持“兩個結合”, 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內容提要 “兩個結合”是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堅持“兩個結合”、推進理論創新,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回答新時代新征程提出的新問題,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譜寫馬克思主義中[詳細]
-
踔厲奮發新征程 勇毅前行向復興
踔厲奮發新征程 勇毅前行向復興?——熱烈祝賀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東風浩蕩,奮進新程;凝心聚力,奮楫揚帆。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北京勝利閉幕。與會代表不負人民重托、積極建言獻策、認真履職盡責,會議各項成果[詳細]
-
堅持“兩創”方針,奏響新時代文化強音
齊魯大地,泰山巍巍,黃河滔滔。這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儒家文化、齊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紅色文化……古韻今風交融碰撞,滋養著億萬齊魯兒女的精神世界,成為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底色?! 霸谛碌臅r代條件下推動中華[詳細]
-
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在京舉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全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在廣泛征求黨內外意見、反復醞釀協商的基礎上提出的擬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十四屆[詳細]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022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為亞太合作指明方向。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引用了中國古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提出建設“和[詳細]
-
齊魯文化的“打開方式”
PART.01 前段時間在抖音刷到一個視頻,內容是陽光從竹子縫隙里斷斷續續灑落。看到視頻的網友瞬間都變成了“大詩人”,紛紛留言評論: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探幽處,探幽處,燭光淡淡不相負 湖中景,湖中景,黃粱一夢何時醒 隨風[詳細]
-
深耕齊魯人文沃土,譜寫山東“兩創”新篇
團結奮進新征程,奮楫揚帆再出發。2月17日,2023年山東省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項目及文化“兩創”網絡宣傳同步啟動,來自全國多家媒體的記者編輯相聚山東濟寧,圍繞文化“兩創”,展開行進式采訪。通過走進孔子博物館、“三孔&r[詳細]
-
推進“兩個結合” 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詳細]
-
怎么看“強本領、保落實、保質量”
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擔負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著力強本領、保落實、保質量,把工作落在基層、落進人心。 01 強本領、保落實、保質量 體現著&[詳細]
-
山東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文脈
“山東文脈”工程是《關于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新標桿行動計劃(2022—2025年)》確定的重點文化工程。主要是指深度挖掘山東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較優勢,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闡發,推出系列標志性研究成果,樹立新時代[詳細]
-
習近平心中的“家”與“國”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元宵佳節既是萬家團圓、共話美好的日子,也是愛國愛家同頻、家國情懷共融的時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了家庭、家教、家風,深刻闡述了家庭與社會、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央視網《聯播+》特推出海報,與您一起[詳細]
-
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是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的戰略要求。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在五千多年的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