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魁立:中國人的時間制度——值得驕傲的二十四節氣
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社會,都始終生活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當中??臻g是固定的、具體的,而時間則需要通過某種辦法加以測定和標識。人們測定和標識時間的參照物最初是自己感知到和觀察到的物候和氣候的變化。什么時間月圓了、月缺了;什么時間天長了、天短了;什么時間冰化了[詳細]
-
京杭大運河,流過梁山的600年風景
大運河碧水悠悠,流過梁山600年。元明兩朝,京杭大運河在暢通漕糧的同時,也帶來沿岸的富庶繁華。自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會通河開通;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黃河在原武黑羊山決口,會通河道淤塞,運河通航102年。自明永樂九年(1411 年),在袁口東移15公[詳細]
-
諶榮彬:拱手為敬——傳統社會的日常社交禮
傳統中國是禮俗大國,古人待人接物、社交往來等過程中也都遵循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禮儀規范和風俗習慣,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社交禮儀。社交禮也就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互動中的禮儀規范和風俗習慣,關系到社會成員在相見、相識、往來等一系列交際場合所遵行的行為準則和文化[詳細]
-
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舉辦“鄒魯家教大講堂”走進老年大學專場活動
為喜迎2023孟子故里(鄒城)母親文化節,5月6日下午,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聯合鄒城市關工委、鄒城市委老干部局、鄒城市融媒體中心,舉辦“鄒魯家教大講堂”走進老年大學專場活動。鄒城市老年大學學員100余人參加活動。[詳細]
-
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公益講座——“儒家文化進萬家”走進重慶萬州
4月17日-21日,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與重慶市萬州區委宣傳部、區教委、區鄉村振興局、區社科聯聯合主辦了以“向上向善,德潤萬州”為主題的“儒家文化進萬家”公益活動,這也是繼續落實渝魯協作項目的一項重要舉[詳細]
-
堅持“三真”工作法,開創駐村新局面——孟子研究院機關干部駐村工作紀實
新一輪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孟子研究院駐鄒城市嶧山鎮東參溝村工作隊隊員李棟,嚴格落實院黨委及上級部門關于鄉村振興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始終把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當作頭等大事,緊緊抓在手上、牢牢扛在肩上,創新“三真”工作法,走進群眾[詳細]
-
我院專家應邀到山東省市廳級、縣處級領導干部政德教育專題培訓班作《漢字與孟子為政之道》講座
4月11日,孟子研究院傳播普及部部長殷延祿應邀在2023年山東省市廳級、縣處級領導干部政德教育專題培訓班上作《漢字與孟子為政之道》講座。[詳細]
-
“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推出:“中華服飾秀美韻.中國家風傳文明”訪談活動
一年春光惹人醉,萬頃梨花作雪飛。3月26日,在鄒城市香城鎮老龍灣梨園春賞花季如期而至!孟子研究院“學孟子.行善舉”志愿者協會來到老龍灣村,策劃了一場“中華服飾秀美韻.中國家風傳文明”訪談活動。訪談活動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研究員[詳細]
-
孟母大講堂走進兗礦集團三十七處
3月2日,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講堂應邀走進兗礦集團三十七處開展女性職工健康知識講座。來自全處各單位的60余名女性職工參加本次講座。[詳細]
-
數字時代,漢文字正在“動”起來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和世界文化寶庫中獨具魅力的瑰寶。從賈湖遺址出土的原始刻畫符號到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篆書、隸書、楷書……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文化發展史,就是一部漢字發展史?! ≡诰W絡文化語境下,如何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對古[詳細]
-
“與時間同行·雨水時節潤心田”公益活動成功舉辦
2月19日,為深入做好家庭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融合發展,讓二十四節氣文化融入更多人的認知,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孟子研究院守正創新、勇擔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聯合鄒城市融媒體中心舉辦為期半天的親子營活動。[詳細]
-
孟子研究院打出家庭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組合拳”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推動新時代家庭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質量融合發展,孟子研究院守正創新、積極作為,依[詳細]
-
文化體驗廊道 “兩創”山東實踐
2月10日,山東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啟動,亮出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和“十大展示帶”建設的藍圖,五條文化軸線涵蓋的文化體驗廊道,覆蓋全省16個市、93個縣(市、區)、1200多個鄉鎮(街道[詳細]
-
隋云鵬:“仁”:貫穿歷史的精神力量
孔子生活的時代,正是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開始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鐵器、初稅畝、新興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土地兼并、繁刑重斂、戰爭頻發的戰國時代即將到來。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局面,孔子把“仁”確立為人的本質、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詳細]
-
“孟母大講堂”公益活動成功舉辦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講堂”的平臺優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孟子研究院找準契機,在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時節,組織開展了以“讀經典 潤童心”為主[詳細]
-
山東多彩非遺民俗“花式”鬧元宵
臨清市“趕黃河大集 賞民俗文化”元宵節社火展演活動舉辦?!?何新華 攝 元宵、猜燈謎、踩高蹺、劃旱船……連日來,山東多地輪番上演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和民俗文化活動,歡慶元宵佳節?! ?月5日,山東聊城臨清運河文化廣場鑼鼓喧天,熱鬧[詳細]
-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據北京市文物局消息,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有了新進展,《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28日正式獲批公布,將中軸線保護區域合理劃定為遺產區、緩沖區,總面積共51.3平方公里,并首次明確了區域具體范圍邊界?! 榻B,《規[詳細]
-
過年過節,我們還有哪些習俗?
進了臘月,傳統的節日多了起來。從臘八、辭灶、除夕到大年初一,總要有一些儀式,讓人感受到濃邦的民俗氣息,這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千百年來,人門一直用這些習俗和儀式表達著對天地自然,英雄先祖的敬畏,形成了豐厚的文化。這些文化已融進了民族血脈,成為我們[詳細]
-
“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七期開講
2022年10月29日下午,由曲阜師范大學禮樂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洙泗書院、孟子書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七期舉行。本期由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陳岳擔任主講人,孟子研究[詳細]
-
“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六期開講
2022年9月17日下午,由曲阜師范大學禮樂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洙泗書院、孟子書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六期舉行。本期由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員、禮樂文明中心副秘書長房偉博士擔任[詳細]
-
文化潤心香滿城 | 孟子研究院“六進”活動開講啦!
孟子研究院“六進”系列活動是按照“圍繞應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應用”工作原則,發揮院人才優勢、平臺優勢,聚焦百姓需求、緊跟時代步伐,講好儒家故事、傳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詳細]
-
文化潤心香滿城 | 孟子研究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系列課程走進濟寧銀行
孟子研究院“六進”系列活動是按照“圍繞應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應用”工作原則,發揮院人才優勢、平臺優勢,聚焦百姓需求、緊跟時代步伐,講好儒家故事、傳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詳細]
-
文化潤心香滿城 | 孟院國風走進南風花園
孟子研究院“六進”系列活動是按照“圍繞應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應用”工作原則,發揮院人才優勢、平臺優勢,聚焦百姓需求、緊跟時代步伐,講好儒家故事、傳承儒家文化,全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詳細]